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跋涉,是一种须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黄庭坚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有一本叩开我心灵的书叫——《三重门》
《三重门》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已经微微泛黄了,我原本对于《三重门》没有太多的兴趣,它在书架上完全处于摆设状态,但,从寒假时我无意看到书的序言的那一刻时我就对这本书有了浓厚的兴趣,“啊,这本书的序是曹文轩写的啊!”看完书的序,我长叹一声:“怎么以前没看到这本书呢,该死该死,曹文轩可以对于韩寒所写的这本书有极大的好评,那这一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了。”我放下了手中的事儿,开始阅读这本书。看着韩寒的简介我不由一惊,六门功课高挂“红灯”而留级,这个韩寒是何许人?留级生的身份却以一篇《杯中窥人》获得了大赛一等奖!看完简介我知道了,这本书是韩寒以自己为真实写照而写。随后,我开始阅读这本书了。因为对此书的浓厚兴趣,我花了不到两个星期就看完了,晚上睡觉时看,早上起床看,甚至连上厕所时都会看,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捧上这本书来阅读。妈妈说:“你这么如饥似渴的看书,真是少见啊。”
这本书写了林雨翔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零年的事儿。林雨翔善于文科,父母为了让他可以考上重点中学给他买补品,报补习班,但他没有考上,而在父母的“努力”下,林雨翔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市南三中……
读后,我感叹道:“难怪曹文轩会给出如此好的点评,这本书完完全全的道出了生活。”我认为,韩寒的笔,十分的尖锐犀利老成,倘若我不看作者简介,我还以为韩寒是位老爷爷,谁让他的文章那么悲观和犀利呢?有好多句子都让我惊讶,这还是一位年幼的韩寒吗?怎么这么悲观?我记得有一个句子是这样的:当一个人要死的时候,什么名,什么利,什么爱,什么恨,都是棺木上的一缕尘埃,为了一缕尘埃而辛苦一辈子,值吗?还有一句是这样的:做人,要么大俗,要么大雅,半俗不雅是最痛苦的了。这本书中的好句段多得数不胜数,记得结尾处讲到:走还是不走呢?也许放开这纷纷扰扰自在一些,但不能放开——比如手攀住一块凸石,脚下是深渊,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的流血,不知道该放不该放,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他所写的每一句话都好深奥,让我一会儿明白一会不明白。他还在后记里提到‘将一句话谨献给所有正春风得意或秋风不得意的人们,非常平凡,但你一定要坚信自己:我是金子,我要闪光的。’我想他这最后一句话一定鼓励了很多人吧,或许他也鼓励了我,对啊,我是金子,我要闪光的,尽管我很平凡,但我相信以我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发出闪闪金光!韩寒他就是一块上海大金子。在书里面的一页我发现了这句话:我这辈子说的最让人无从反驳的话就是被子不用叠
——本来就是要摊开来睡的——然而这是第一个被人反驳掉的。懂么,这是规矩。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被子是摊开来睡的,这句话还真是那么个样子,悲哀是因为规矩,这句话把我带入了迷雾,第一句我还可以明白,而后我就似懂非懂了,他的成熟真的好不符合,或许是因为他那几门功课的“红灯”照亮了他的前程。
我梦想着自己也可以成为韩寒这样文笔极好的人,我认定:我是金子,有那么一天我会发光的!
哲学家说:“昨天是通往自满大门的钥匙,明天是希望的眺望台,只有今天是人生价值的所在。
在一次不幸中,我掉入不敷出一个充满陷阱的迷宫。翻、爬、滚、打,我安然地度过了十五个春秋。这十五个春秋里的我没有迷路,但此时我感觉前方的路十分黑暗,我开始迷惑、害怕,甚至退缩,这时候我迷失了方向。
最后,伤痕累累的我来到了一重门前,在门紧闭,我无法预料门内是怎样的路,我在门外徘徊,犹豫,我该怎么办?哪扇门才是我该打开的呢。
终于,我鼓起勇气推开了第一扇门――过去。
我又回到了从前,仿佛获得了重生,觉得一切都变得美好。再一次次回到那让人难忘而美好的时光。过了许久,我发现生活枯燥无味。回到从前,重温过去,这样的生活缺少了新鲜的感觉没有了,刺激的味道,一切变得平凡,痛苦的往事也再次经历,伤口越伤越深,让人活在过去的阴影中实在悲哀。犯过的错误再次发生,却一错再错,让人喘不过气。
无法主宰命运,我疯狂地冲出了“过去”的世界。
几乎崩溃的我来到了第三扇门――未来。
正准备迎接未来,探索未知的一切,走过去一推,才发现大门紧紧地封锁住了,推不动的。最后我发现自己进不去了,被拒之门外的时候,只是呆呆地站在门外。终于,我明白了,没有为未来付出过,没有为未来拼搏过,没有为未来赚取到未来大门的钥匙,怎么能打开未来呢?我真是太天真了。逃避现实的我此时已不能再逃了,我要打开第二扇门――现在。
站在门外,我深深在吸了一品气,瑞缓缓地把气呼出来。我感觉舒服多了,紧握住门把手,一推,门开了,我走了进去。
尽管前方仍然迷茫,甚至可能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沙漠,但是我不会退缩,我只想拥有属于自己的路,只想拥有现在。
在“现在”的世界里,我开始寻找新的生活。我不再迷路,我将用毕生的努力奋斗来换取未来的钥匙。
昨天、今天、明天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熟悉的片断,过去、现在、未来,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尝试推开这人生的三重门。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回顾过去,幻想未来,但这只是一个天真的梦。只有把握现在换取未来才会赢得最多的掌声。
回顾过去的往事,从中吸取教训。把握现在的机会努力拼搏奋斗,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因此,我确信过去的教训加现在的机会绝对等于未来。